第一百五十八章 故人新事and灯节情缘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杉杉愤怒至极,入宫向皇后娘娘哭诉了离别之苦、思子之心,终于使得年迈的永乐帝下了一道圣旨,宣交趾布政使云北归回京述职,另有任用。永乐帝的圣旨还没到,杉杉就迫不及待打发人送来了口信,让云北归提早动身。

云北归一边抱怨着妻子不懂“擅离职守”的后果,一边开始忙着与副将王骥交接军务——在他眼里,妻命大于天。

他拒绝了王骥安排的所有随从,骑上战马,一路北上——在回到京师之前,他有几个故人要见。

他在十堰见到了做了教头的李维邦,开怀喝酒,尽情骂娘,喝到高兴处还与李维邦的一大帮徒弟比武较量,大方地给他们指点几招拳脚功夫。

离开十堰,云北归策马去了杭州南郊,曲里拐弯,拐弯抹角,终于到了阮安隐居的墨菊源,喝了阮安妻子精心采摘、阮安尽心泡制的菊’花茶,连着吃了几天素斋饭,“嘴里淡出了鸟”。

出了墨菊源,云北归思忖良久,考虑要不要去看看接下来的两个人,具体说是两组人:

第一组人是老上司宁王朱权与范丽华。那晚,永乐帝下密旨处死范丽华及其“舅母”柳如香和几个近侍。云北归将范丽华点了穴道,秘密救出皇宫。范丽华醒后寻死觅活,被他严词制止。后来范想通后,恳求他派人送自己去南昌找宁王。宁王朱权见到乔装改扮的范丽华,大喜过望,当即上表请辞王位,由其嫡长子朱磐烒继承,自己情愿做一个无职无爵的平民百姓。准奏的旨意还未下达,朱权已经带着范丽华秘密消失,其去向连小宁王朱磐烒都不知晓。

当然,在交趾任职布政使的云北归秘密得到了讯息,因为他们的去处还是由其暗中安排的——与阮安一山之隔的牡丹峡。

第二组人就更多了,有原蒙古太师阿鲁台,沧临派老帮主李炳森,洪洞派老帮主苏炳华,他们所在的地方便是南京的建初寺南苑——这些人之所以愿意屈尊在此,乃是分别受其点化恩公、授业恩师空见神僧所托,集体看护一个人,一个极其重要的人……

想到这里,云北归笑了,心里对永乐帝大哥说:大哥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不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不也有人在你手里逃了吗?那是谁的手段?可不是咱狗爷的嘛!忽然又想起了儿子云若涛,立马扇了自己一记耳光:妈的,你云北归吹牛逼能上天,皇帝老儿也奈何不了你,可连自己儿子都看不住!

怀着深深的愧疚,云北归没再拐弯,直接骑马回了京师,去面对对自己颇有不满的妻子杉杉和因为年老体衰加上思念孙子再次哭瞎了眼的老娘……

张玉看着仪表堂堂、侃侃汇报的邱小宝,心里忽然升起一个大胆的念头,它自从冒了出来之后,一直在自己的脑海里翻腾,琢磨……

去年放灯节,刚刚晋为忠毅公的张玉心情大好,坚持要带着极少出门的女儿张敏和几个妻妾出门放灯、观灯。

自从十二年前惊现三千女尸之后,通惠河整整冷清了三年,漕运生意一落千丈,众多渔民纷纷上岸改行,连着几年的放灯节也无人放灯、看灯。

前年放灯节时,微服出访的永乐帝看到冷冷清清的通惠河,大为恼怒,责令京师府尹等相关官员制定方案、拿出银子、抓好落实,尽快将流传多年的放灯节大张旗鼓地恢复起来。

地方官员得了圣旨,又接了大笔朝廷拨下来的银子,忙不迭地开动脑筋,筹划着重办放灯节,鼓励从业渔民、补贴渡河艄公,银子花出去了,人也终于招来了,放灯节如期举行,从事运河相关的人员也终于多了起来。

身为朝廷重臣、又新获公爵封号的张玉张大人自然要身体力行,带头响应永乐帝的号召,正好也带着爱女张敏出去散心,两条大船,缓缓荡漾在清澈的通惠河上。

放眼望去,桥上桥下,河里河外,彩灯盏盏,茄灯点点,正所谓“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孰料,就有煞风景的一船泼皮无赖,喝了酒游船,嬉皮笑脸,四处张望,待看到倚船而立的大小姐张敏,便吹哨调笑,口出污言秽语。在舱里与近臣议事的张玉听到动静后急忙出来,吩咐副将带领家丁出手教训这五六个不长眼的泼皮。谁料想,这几个无赖吃了亏,立马呼朋引伴,招来几十名同伙围住了张府的两条大船。

副将眼见对方人多势众,立即亮明身份,岂料这帮泼皮无赖借着酒劲满不在乎,硬是围住大船厮打,场面一度失控。张玉护着妻妾爱女,心里也是暗暗吃惊,饶是他身经百战,却多是沙场征战,从未曾遭遇这等围攻,更何况妻女在侧,出手多有不便。

正在千钧一发之际,岸边泊船处一个年轻艄公大喝一声,划着小舟如箭般驶来,神兵天降一般,一个人开始单挑几十名泼皮!

张玉仔细观瞧,发现此人所使乃是少林功夫,硬碰硬,实打实,砍瓜切菜一般将泼皮们打落船下,看得两岸围观群众叫好不已!

有个泼皮落入水中之后仍不甘心,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悄悄爬上年轻人所乘的小船。大小姐张敏眼尖,失声尖叫,却已晚了,匕首刺中年轻人大腿,顿时血流如注!众人齐声惊呼,却见年轻人大喝一声,将那泼皮连人带刀拽出水来,一顿重拳,再次送其入水。

张玉不想惊动官府,立即吩咐副将带上年轻人快速离开了现场。

回到府上,张玉吩咐请大夫为年轻人治伤,顺便探问身世,才知道年轻人名叫邱小宝,乃是沧州人士,自幼丧母,后跟随父亲移居京师庆丰桥。一家人依靠父亲摆渡为生,后送邱小宝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学得一身武艺。去年父亲染上重病,邱小宝自少林寺回来照顾,半年后父亲亡故。正值官府大力鼓励渔民、艄公行当,邱小宝顺水推舟,子承父业,便在庆丰桥下做了一名艄公。

张玉此时位高权重,日夜所思所想便是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见邱小宝相貌堂堂、武艺又高,又救了自己一命,便让副将出面,开口让其留在府中做事,暗地里却派人细细调查他的根底。

此时的朝堂之中,张玉绝非第一宠臣——几乎长住宫中的马建成依仗专宠后宫十余年的马贵妃,加上神乎其神的灵丹妙药,以及遍布全国的武当教众,牢牢压制着张玉一派。当然,那个曾与皇上称兄道弟的云北归已经基本淡出朝局,远远在交趾做个土皇帝罢了,就算这次被征召回朝,已经无法与自己分庭抗礼了。

张玉几次有意交给邱小宝几件棘手的差使,居然都被他办得极为妥当,几乎每一次都让自己对他刮目相看。夫人也对一表人才的邱小宝赞赏不已,并且偷偷告诉张玉,大小姐张敏似乎也对其颇有好感——这让张玉内心极为震动,要知道,多少王公贵族的世家公子,比如曹国公李景隆的公子,庆国公家的大世子,都对张敏仰慕有加,遣人说媒,都未得到敏儿的一句认可,倒是这穷小子邱小宝,短短数日,难道就赢得了敏儿的芳心?

张玉通过旁敲侧击,确认了敏儿的心意,委实开始犯愁——自己贵为忠毅公,朝廷之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等尊贵!独生爱女却偏偏看上一个摆渡艄公,这要是传出去岂不让那些同僚笑掉大牙!

看着仪表堂堂、侃侃汇报的邱小宝,张玉心里忽然升起一个大胆的念头:为邱小宝找个好出身,抬抬他的身份。这个人实在再合适不过了——大理寺卿邱一彪。

邱一彪与张玉本是同乡,年龄相当,交情不错,官职也相差不大,更关键的是——邱一彪年近五十,膝下无子,如果让邱小宝认其为义父,连姓氏都不必改!真真是天作之美!

张玉立即找到邱一彪,说明来意。邱一彪一听之下,大喜过望,当即答应。两家找人算了黄道吉日,为邱小宝举行了认父仪典,正式住到邱府做了世家公子。

邱小宝鲤鱼跃龙门,为张玉、邱一彪办差更加用心。张玉又开始合计,即便邱小宝做了大理寺卿的义子,但按照朝廷法度,除了爵位,官职不得世袭,所以还得让邱小宝考科举,有了功名,以后的一切才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另外还有一条道,那就是立军功了。张玉近日得到消息,北方的瓦剌蠢蠢欲动,像是有南下犯边的迹象,这或许是个机会。

一家欢乐一家愁。张府憧憬着未来,云府却酝酿着风暴。

云北归先是入宫拜见了皇上,然后心情忐忑地回了家。不出所料,他砸了半天门,虽然清楚地听见下人们恳求开门的声音,杉杉就是呵斥着谁都不让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席爷每天都想官宣 护花高手在都市- 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娇 茅山捉鬼人 重生后我渣了死对头 最初的寻道者 捉鬼龙王之极品强少 修罗天帝 美人图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相关推荐:穿越到各个朝代我做国师全球探宝率土之滨之皇朝崛起全宗门都重生了我欲成神磨人斩服少女之不是主角的我上古卷轴天际暴徒南宋之还我锦绣河山南宋:开局赢秦桧百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