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拜师(上)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公安军营上空艳阳高照,军旗迎风飘扬。零点看书

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昨天很晚才睡的阿斗被一阵阵操练声吵醒,他努力睁开惺忪的眼睛,发现太阳光已透过帐篷门晒到了屁股。他暗叫一声,坏了,四叔昨晚早上要举行拜师仪式。赶紧爬了起来,把睡得象死猪似的关兴、张苞等伙伴一个个踢醒。

稍加梳洗后,阿斗他们被向宠引到了赵云大帐前面的空地,发现香台已经摆好,赵云和将领们已经恭候多时。他不好意思向赵云等打揖道:“四叔,诸位将军,吾贪睡过头,请谅。”

“主公昨晚和赵将军聊得投机,聊着聊着就不心睡着了,还是将军送你回帐休息的呢。”向宠笑道。

“四叔开始吧。”阿斗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道。

“跪。”参军杜祺主持拜师仪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今日为建安十六年春五月二十八日,刘禅、关兴等二十二人拜子龙将军为师,天地做证!”

刘禅、关兴、张苞、赵统、赵广、关凤、张星彩等二十二伙伴齐刷刷地跪了下来,他们都是无比的兴奋,能拜战神赵云为师,是何等的荣耀啊。

“第一拜,感谢师傅悉心栽培;第二拜,勤学苦练,早日成才;第三拜,报效国家,匡扶大汉。”

“呈拜师贴。”接着,阿斗带头,一个个双手举过头向赵云跪着,呈上了写有名字出生时辰的拜师贴。上面写着:今有幸得遇童渊祖师爷传人子龙先生,精通武学、德高品正乃一代宗师。吾愿投在先生门下秉承师训,遵从门规戒律,尊长爱幼,团结同门,弘扬武术,发扬武学之精神,造贴为证。弟子某某顿首。叩了三个响头后,分别向赵云敬“改口茶”,改口请师傅喝茶。

“请四将军子龙师傅训话。”

“今天是个好日子,上天给我送来了二十二个好徒弟,使吾师之绝学有了新的继承人,赵某实在是高兴。今上天为证,大地为凭,吾决定收刘禅等二十二人为徒。下面吾宣布童渊祖师爷的遗训,望徒弟们铭记在心。”赵云满面春风道。

接着,赵云宣布:“武德要求:一、学者宜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虚,不与人争,方为正人君子;二、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莽轻;三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四缺德者不或与之学,丧礼者不或教之武;五尚德不尚力,习武先修德。”

“弟子习武‘十不可’:不可轻师;不可忘义;不可逞斗;不可欺人;不可酗酒;不可赌博;不可滥杀;不可戏色;不可炫耀;不可无礼。师父教拳五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人品不端者;不传人无恒心者不传;心险好斗者不传;轻浮外露者不传。”

“徒弟们更须谨记:一、忠于汉室,热爱百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尔等乃皇汉儿女,炎黄子孙,此乃做人之本。吾门弟子应以古今忠良为楷模,视国家为己家,视百姓为父母,无论何时绝不能置汉室安危,百姓疾苦于不顾,否则乃师门不忠之人也。

二、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生养我者父母,教化我者老师,无父母难生于世,无师教难以成人。父母之养育,师尊之教诲,恩重如山,终生难报。吾门弟子应以古今贤孝为榜样,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否则乃师门不孝之人也。

三、勤学苦练,不图虚名。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久练自化,熟极自神。此至理名言,应为吾门弟子之座右铭,为练好武艺,应勤奋学习,刻苦修炼,寒暑不停,风雨不辍,不能浅尝辄止,一暴十寒,应坚韧不拔,努力攀登武学高峰,不能徒有虚名,无所作为,上阵应勇往直前,不可临阵退缩。否则乃师门有名无实之人。

四、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大汉武术博大精深,各门各派均有所长。吾门弟子,欲求精进,必须精研深悟本门技艺,博览群书,汲取知识,博采众家之长,与本门派武术之精华融会贯通,开拓创新。唯有如此,才能光大门户。否则乃师门庸人也。

五、谦恭礼让,坦诚和善。文明坦诚,乃古之所倡,今之所求。吾门弟子须以礼行事,诚恳待人,不自骄自满,不损人利己,不狡猾奸诈,不伤风败俗,不逞强好胜,不可骄谄贫富,不贪无义横财。要远人,近君子,善纳良言,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否则乃师门不肖之人也。

六、遵守律法,奋勇杀敌。习武宗旨乃为健身抗暴,匡扶汉室。吾门弟子要遵守律法,不仗技欺人,不畏强凌弱,不为非作歹,不淫佚奢侈,不与狂徒较量,不与无知争强。须以良好的武德技艺,做安定团结的楷模,弘扬正气。英勇杀敌,扫除凶顽,建功立业,光复大汉。分清黑白,明辨是非,不可乱信谗言,伤害同道,同门一人有难,须全体助援。否则,乃师门不仁不义之人也。”

“以上戒律规矩,与诸君共勉。”赵云声色俱厉。

“谨遵祖师爷遗训,谨遵师傅教诲。勤学苦练,报效国家;早日成才,匡扶汉室!”阿斗带着众师弟大声宣誓。

“礼成!”杜祺宣布仪式完成。

诸将纷纷祝贺赵云,赵云也是欢喜得合不拢嘴。

赵云看着二十二张稚气年轻的脸,感慨道:“看到你们,吾仿佛看到了曾经年幼的我。当年祖师爷收我为徒的时候,比你们还。你们的大师伯张绣、二师伯张任都已学成武艺下山,师傅带着儿子童飞,童飞年纪比我大一岁,师徒三人在伏凌山结庐修练。时师傅已四十有余,吾六岁就跟着师傅,十六岁下山,不知不觉离开师傅已三十年。师傅已年近古希,不知师傅师兄如今何在,想煞我也。”到动情处赵云不禁落泪。

阿斗一搜索知道,伏凌山就是后世的雾灵山,位于兴隆县境内,主峰海拔118米,为燕山山脉主峰。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遍游伏凌山,并在《水经注》中称道:“伏凌山甚高峻,严障寒深。阴崖积雪,凝夏结冰(凝冰夏结),故世人因以名山也”。明顾炎武称其“其山高峻,有云雾蒙其上,四时不绝”,后人又称其为“求道灵山”,故名“雾灵山”。山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奇峰怪石为骨架,以清溪碧泉为脉络,人文古迹缀其间,构成一幅奇特的山水画卷。山上植物繁茂,峡谷纵横,幽潭飞瀑,云海茫茫,气候多样,“山下飘桃花,山上飞雪花”,素有“三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之称。尤以奇峰、秀水、林海为最,在雾灵山观日出,看佛光更是一大奇观,幽州第一缕阳光由此升起。

“师傅是个既慈祥又严厉的人,我们三人在山上相依为命,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闻鸡起舞,从未间断。春夏秋冬,往来反复。师傅字雄付,年少时与并州李彦结拜为兄弟,均师承义父玉真子。师傅与曹丕师傅王越齐名,时人称“北童南王”。师傅立志报效国家,曾在军中当过头目,但由于看不惯军官克扣军饷,离开军队后又多次碰壁。目睹朝廷**,奸佞横行,百姓遭殃,师傅痛心疾首,但无能为力,遂心灰意冷,隐居山林。后董卓部将张济得知师傅隐居在伏凌山,就带侄子张绣、张任上山,死磨硬缠的要拜我师傅为师,而且信誓旦旦地发誓,艺成之后必效力国家,为民服务。谁知道他们学成武艺后,跟张济随董卓祸害天下,董卓和张济死后,一个投降了国贼曹操,一个投靠了刘璋,师傅多次去信规劝为果。他们的所作所为气坏了师傅,要吾和师兄立誓,须追随爱国护民之明主,用毕生所学造福于民。”赵云娓娓而谈。

“初平二年,我十六岁学成下山归乡,四处寻找明主。公孙瓒当时戍守边疆,颇有名气,吾受常山郡人民推举为头目,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瓒日:听冀州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吾答日:“天下大乱,不知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公孙瓒闻言不喜,对我并不重用。我还是随他四处征讨。”赵云继续道。

(各位看官:码字不容易,请多鼓励,求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最初的寻道者 修罗天帝 茅山捉鬼人 美人图 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娇 捉鬼龙王之极品强少 护花高手在都市- 席爷每天都想官宣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重生后我渣了死对头
相关推荐:全球末世:我能无限升级我真能无限复活潇潇剑雨明末:帝国崛起老子修仙回来了诸天:从超神开始原神抽奖最后一百个人类全能相师极品全能相师放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