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突然的求婚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151.《突然的求婚》

早睡早起身体好。这的确是一个好习惯。

第二天早晨,七点多钟,李林熙经过一场宿醉,还是习惯性地醒来,只是感觉到头重脚轻,有些恶心,有些拉肚子,而胸腔里面,有一股小火苗,仿佛点燃了火山,火烧火燎的,忍不住狂喝了一杯凉开水,犹无济于事。这黑豆泡黄酒,真是把他折腾得够呛。

在食堂里吃早餐的时候,李林熙看到何芳已经比他先到,端一碗鱼粉,津津有味地吃着。他跟刘小生说,少放米粉,多放汤,摁住肚子,止不住的难受。

“书记,您没事吧?脸色不大好,这是咋啦?”刘小生察言观色,关切地问道。

“没事,昨晚上,酒喝的。”李林熙竭力支撑着,仍然是掩不住的苦痛。

“您不是海量吗,毫无质疑的冠军。什么酒啊,把您折腾成这样子?”刘小生依照吩咐,索性给他煮了一大碗鱼头蘑菇汤。

“农家的黑豆泡黄酒,甜得沾嘴巴那种。”刘小生让他先去坐着,汤煮好了端过来。李林熙拗不过,就在何芳对面坐下,看她一边玩手机,一边“簌溜簌溜”地吃粉条,好心递过一张餐巾纸。

“嗨!喝土酒啊?!您不知道,那酒是靠体质的,不靠酒量。有的用炊壶喝十斤都没事,有的,像您这样特殊体质,一小杯可以放倒英雄汉。是不是上呕下泄,有点恶心?”汤已经端上来,香喷喷的。李林熙点着头,还是觉得没胃口。

刘小生站在旁边,并没有下去招呼别人,而是体贴入微地说:“书记,您喝完这一碗汤,慢慢就会没事了。记得哈,下次喝这种酒,要掌握仨条。”

“哪三条呀?”李林熙喝了一小口汤,觉得有点烫,于是捞出一块生姜片,有气无力地嚼着。

“第一条,多喝胡椒生姜汤,暖着胃,留着胃口。第二条嘛,切忌喝凉开水,哪怕肚子里起火都要喝热水。”刘小生干脆在隔壁桌子上坐下,一边数条款,一边看着他喝。

“难怪,都搞反了,自作孽。第三条呢。”李林熙捂住肚子,懒洋洋地道。

“第三条呀?少喝呗!找个人照顾呗!像您这样的体质,受不得。”这话说的,让坐在那边的伍小元嘎嘎嘎地桀笑。

“老同学啊,你看么子报咯,随时随地的,分分秒秒把你喝趴下。”李林熙对他苦笑着,“老刘,谢谢!你去忙。”

他在碗里吹了二口,只顾低着头“簌噜簌噜”地喝汤。

这一大碗下去,热汤挟着一股热力,顺着肠道,暖到肚子里。细汗冒出来,果然熨帖了许多。

“嘀”,一条信息发进来。

“老公,昨晚睡得早,没看到信息,对不起啊!等会好好补偿你,将功折罪。”居然是对面近在咫尺的何芳发的。

李林熙在心里吁了一口气,低声嘟囔着:“昨晚应该叫上你的,下次改打电话。”

何芳嘴角带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装作没听到,依然哔哔哔地在玩手机。

按照今天的日程安排,李林熙在上午召开了书记办公会,所有的班子成员都参加。

会议还特邀了全乡范围内的农民企业家,致富能手,还有种养殖业大户,一共十多个。作为九龙峡旅游公司和云山建筑公司的老板,当然少不了秦根。他在会前,特意走到李林熙办公室,热络地跟他打招呼,见他脸色苍白,问了详情,说要削李志勇那狗日的,给他报一箭之仇。李林熙回了一句,你敢。

会议的议题,是关于提振樟树乡的农村经济,包括农业经济和旅游经济。

大家都钦佩李林熙切实务实的工作作风。

“……议题就是这个议题!我们应该抓住发展契机,大胆探索,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好我们樟树乡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努力发展农村经济,让广大人民群众得着实惠,走上致富之路。今日与大家共商大计,欢迎各位能人、有识之士建言,请大家献计献策。”会议开始以后,李林熙首先抛砖引玉。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人踊跃发言:“我建议,我们樟树乡,应该根据自身优势和条件,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允许和发动、鼓励村民,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方式入股、联营,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

大家还来不及窃窃私语,目光齐刷刷地投射过来。发言的,是秦根。

他作为樟树乡的龙头老大,青年企业家、致富带头人,起了一个表率作用,现在在各方面都很支持乡政府的工作。他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李林熙赞许地点点头:“秦老板的发言,就很有建设性,起了个带头作用,各位可以自由地、务实地展开讨论和对话。建设卫星小镇,是城镇化大趋势下,防止大城市病,避免农村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又实现从农村转移的唯一途径,是我们地方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实现就地城镇化的新举措和模式……各位畅所欲言吧。”

接着,就有人发问了:“我们关心的是,这样的小镇发展产业,容易吗?如书记说的,要想发展城市周边的卫星小镇,就必须基于产业,但是中间有个矛盾。在小镇这个领域发展产业不容易,在城市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高度集中的地方,就容易得多。我看,在乡村、乡镇发展产业,政府和企业都喜欢避开矛盾走捷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不会做主动选择。”

待萧志祥说完,李林熙看了看他,不得不说,基层还是有能人的。

“萧主席说得好!我们都是自发的、主动的。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我们地方政府不怕自找麻烦。我们可以建设产业小镇,或者叫旅游小镇嘛,大家怎么看?这是办公会,不是辩论会,大家各自发挥所长,各抒己见吧?”

“我觉得,书记的想法可行。针对南山的旅游资源,我们可以延伸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或者产业的生态圈,附着在樟树乡里边,不但把源源不断的外地游客留住,还把市区的游客引进来,从事相关产业的,人与人之间或是亲戚,或是朋友,形成一种分工协作的关系。乡政府只要发动组织一下,形成风潮,去添一把火,再加上消费力和时尚文化的驱使,就一定能够做起来。”这是开饭店的陈老板说的。

李林熙说:“对。从我们政府角度考虑,土壤没有足够的肥力,就不容易有产业,或者说,产业的苗长得不壮,难以实现人口和资源的聚集,没有产业可以附着,而是依靠外力,靠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来催肥,这是不现实的,要花大量的时间,其结果,还可能是费力不讨好。我在县政府办工作的时候了解到,其它乡镇有的已经试验过,但是不成功,这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突破这个瓶颈,就一定能够占有主动性,占尽先机,实现弯道超车,走在别人前面。”

作为乡长,伍小元不能不发言,他说:“我们的李书记能够把发展经济,提到工作重点上面来,是我们樟树乡人民的福祉。实事求是地说,李书记没有来樟树乡之前,我们的工作可能是被动的。由上级摊派任务,走过场,找借口,工作一阵风,结果一阵寒,令人担忧啊。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究竟能发展什么产业?我认为,我们樟树乡,除了旅游产业,还有一些能够发展而且是有竞争力的产业,比如特色蔬菜,特色水果,特色三产服务,只要做到规模性、普遍性,就不得了了”。

陈小娟虽为一介女流,岂肯甘于落后,她说:“我个人认为,在乡村的空间,只有拿不走的资源,才是打造产业竞争力的根据。我认为产业资源有两种,第一种是农业资源,我们可以借助农业科技,发挥我们这个地方特定的土壤、气候优势,种植当地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名优特产。第二种,就是旅游资源,包括生态资源、乡土休闲和非遗文化资源等等。当然,还有第三种,就是一些矿产资源,但搞矿产就属于工业了,这不属于乡土空间。所以,乡村有竞争力的资源,其实就两种:农业和旅游。只要我们把工作做足,两条腿走路,在李书记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做好。”

与以前的会议不同,今天,李林熙有二个新的发现,一是会议气氛的不同。虽然是自由发言,大伙儿都乐于积极发言,更加主动表现了。二是何芳的不同。她今天除了记录,还老是走上走下,勤于热情周到地给他倒开水。

至于为什么?李林熙还来不及细想,突然,楼下传来一阵喊声:

“何芳,何芳,我爱你!”

“何芳何芳嫁给我!”听声音,还不止一个人。大白天的,这是闹什么鬼。

貌似有人在求婚。

【作者***】:【作者***】:

读者朋友们,欢迎添加本书QQ群:941855品瑞读书群,进行面对面交流。创作不易,求月票,求打赏,欢迎持续关注,精彩继续。(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席爷每天都想官宣 茅山捉鬼人 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娇 修罗天帝 捉鬼龙王之极品强少 重生后我渣了死对头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美人图 护花高手在都市- 最初的寻道者
相关推荐:仕途人生文娱天王鸿运官途官途借势官路崎岖网游之凯撒大帝暗影谍云女看守所长药材供货商国术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