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 42 章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又过了一个多月, 宋先生已经把童生试的考试内容给黎锦和陈西然过了一遍。

但因为进度太快,宋先生担心他们会记混。

毕竟单单《四书》就接近五万字, 陈西然还好, 他此前跟着别的秀才学过这些, 有点基础。

而黎锦呢, 宋先生看着他一路学过来的,此前几年,黎锦的每日表现都属于吊车尾。宋先生根本不要求他现在还能记得什么。

起初,宋先生只是想让黎锦此次去感受一下童生试的氛围,过几年再真正参加县试。

所以说,他起初让黎锦抄书背书, 也是对他的考验。

如果黎锦第二天的表现达不到他的要求,宋先生就会劝黎锦循序渐进,一口吃不了热豆腐。

反正他年纪还小, 推迟几年考试也没什么。

没想到, 黎锦就这么一步步坚持下来, 从《圣谕广训》到《四书》《五经》,每天都能背诵并默写前一日的功课。

当然,如果黎锦只做到这一点, 宋先生对他的评价最多也就是刻苦、勤奋。

可黎锦不止能背诵, 他还能自己推断语句中的含义。

宋先生把带着注解的书交给黎锦,看着他一边誊抄一边露出了然的神色,宋先生自己心里都有点复杂。

羡慕、欣慰、感慨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宋先生想,如果他当年读书的时候有黎锦这种天份, 大概可以去竞争一下案首的位置。

黎锦如果知道宋先生的想法,怕是只有苦笑。

他好歹是个奔三的灵魂,上辈子更是学过一部分《论语》,这才会提前理解一点。

不过,黎锦能在两个多月里背完所有书,而且表现的一点也不比陈西然逊色。

天份和努力缺一不可。

眼看着快到中秋节,宋先生说:“如今需要熟记的书你们已经都背过了,接下来我要讲科举考试的行文规范。

这个领域你们可能会比较陌生,所以我会讲的慢一点。”

“科举考试,首先考的就是八股文,何为八股文?

八股分为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点每一点又分为两股,合称八股。

八股文不仅要求写作形式对仗工整、平仄得当,往深了更要求逻辑严密,可以自圆其说。”

宋先生看着两人,道:“我现在不要求你们逻辑严密,最近这段时间你们俩练习对对子,练习平仄和对仗的把握。”

黎锦想,八股其实有点像律诗,每一句都得对仗不说,平仄、也就是音调的变化须得朗朗上口才行。

对对子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练习途径。

宋先生说:“九月之前,你们每天早上带着自己的默写过来,互相检查。随后背书对对子,我偶尔会过来听。”

黎锦和陈西然应下了:“是,先生。”

可见宋先生还是担心他们会把这么多需要背诵的内容记混了,所以才留给他们时间再次默写背诵。

希望在考试的时候不要出漏子。

为此,宋先生还强调了一句:“背书虽然枯燥,但却是重中之重。

书背的不流利,八股文根本写不好。”

他又说,“我当年参加第一场县试的时候,有个同乡的考生想要引用《尚书·秦誓》里的‘昧昧我思之’,结果写成了‘妹妹我思之’。”[注]

为了让黎锦和陈西然理解,宋先生甚至落笔,写了这两句话。

黎锦颔首,表示自己懂了。

陈西然略带迷茫,他是记得这句话,但他也记成了‘妹妹我思之’。

宋先生到底当了这么多年先生,一看陈西然的脸色,就知道他心里慌。

宋先生看着陈西然,说:“你知道知县大人怎么批改的这句?”

陈西然思考了一下,说:“应该是用圈圈出来这两个字,更正在旁边。”

宋先生不再言语,只是模仿当时的场景,用笔圈出这五个字,在旁边批注‘哥哥你错了’。

黎锦心里一哂,颇有些无奈,古人看起来也不是那么迂腐刻板嘛。

陈西然这下更不好意思,他挠挠头,说:“先生,学生错了,学生今日起必每日默写,保证不会在县试种犯如此错误。”

接着宋先生让黎锦把这篇背过,并拷问了他几句其中含义。

黎锦全都答上来,宋先生满意的点头,说:“明日就是中秋,放假是绝对不可能,今晚记得默写,一日都不能荒废。”

黎锦毕竟年纪大了,玩心渐少,对此没有异议。

陈西然则是因为刚刚被刺激到,担心自己真的在县试中写错了,那无论之后的经论他写的再好,也不可能拿到名次。

黎锦也知道这个道理,这毕竟不是现代的考试,写对了给分,写错了不扣分。

古代的考试,写错一点,都可能出大问题。被取消成绩还算轻的,若是不小心写了皇室宗亲的姓名,那可能就得面临牢狱之灾。

想到这里,黎锦同样也提醒自己时刻注意,千万不能犯类似错误。

宋先生走后,陈西然整个人都蔫儿了,看样子真的很痛恨这个考试,但又无可奈何,家里人都等着他考出功名光宗耀祖呢。

黎锦拍拍他的肩膀:“《四书》《五经》中这样的语句不多,很容易注意到,你此后温习的时候,多注意一点,就不会出问题。”

陈西然点头:“我知道了,阿锦,你明日还去杏林堂吗?”

如今已到了八月,吴大夫早早的跟掌柜请辞,陪秀才儿子去考举人。

黎锦现在开中药的能力没得说,一般的伤风他都可以对症下药。

如果真的有拿不准的问题,黎锦就会让患者去其他两个医馆,总之,不能耽误了人家的病情。

黎锦也从最开始在杏林堂坐诊一个时辰,变成现在的两个时辰。

没有了吴大夫,前来找黎大夫看病的人只多不少。

毕竟之前来黎大夫这里求药的人,吃了黎大夫开的药,比其他人恢复起来要快了不少。

黎大夫的名气也就渐渐传了出去。

掌柜的见自家医馆并没有冷冷清清门可罗雀,也放下心来,真正的信服了黎锦。

黎锦给陈西然说:“我明日去杏林堂,不过我会带着内子一起。”

陈西然惊了:“你家夫郎要跟你一起来,逛庙会吗?”

“自然。”

陈西然说:“本想跟你们一起,但我爹明日让我陪我娘好好逛逛。”

“令尊这样安排极好。”

“好吧,但我不能跟你们一起玩了。”

黎锦对此也表示遗憾,随后就与陈西然分开。

他想,杏林堂分为内堂和外堂,到时候他在外堂诊治,就让秦慕文在内堂休息。

恰逢中秋,晚点镇子上有庙会。

如今少年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但却被照顾小包子的事情拘着,一直都没机会出来。

黎锦想,文文年纪小,自己平日又得读书养家,也没很多时间陪着他。

所以秦慕文这几个月来活动的范围居然就只有那一方院子,连河道上面的菜地,他都没去过。

故此,前几日黎锦就跟李柱子说,想带着夫郎在镇子上逛庙会过中秋,能不能把包子暂且放他家里一晚上。

李柱子家里有三个孩子,最小的一个只比包子大了几个月,一起照顾也方便点。

李柱子和媳妇儿都一口答应。

自从黎锦在医馆坐诊以后,偶尔也会帮他们夫妻俩调理身体,李柱子的媳妇儿原本生完三胎气血有点不好,最近也渐渐调理过来了。

所以,黎锦有事情找他们帮忙,他们自然不会拒绝。

黎锦知道自己这么做可能有点不负责任,但他家没有长辈,照顾孩子都是秦慕文一个人在做。

他告诉过自己很多遍,放在现代的话,秦慕文这个年纪的男孩子能自己洗袜子已经叫懂事,哪像他整日做这么多活儿。

所以,黎锦也想趁着这个时间,带他出来玩一玩。

黎锦也把要让少年在医馆内堂呆一下午的事情告诉了掌柜,掌柜的说:“当然,我让媳妇儿熬点红枣粥,免得他觉得无趣。”

黎锦赶紧说:“这怎么好意思麻烦您。”

掌柜的说:“你夫郎好不容易来一次,这件事你就别拒绝了。”

黎锦最后只能道谢。

八月十四这天下午,黎锦回到家里后,先去给菜地浇了水。

看着自家黄瓜已经长的有手掌长,水灵灵的,再过一旬就可以摘了吃。

晚饭时,秦慕文听着他描述,眼眸亮晶晶的,唇角的小酒窝也抿了起来。

他说:“好想吃啊。”

黎锦突然沉默,他感觉自己思想有点跑偏,分明少年说的是地里的黄瓜啊。

黎锦决定岔开这个话题,他说,“明日是中秋,镇子上有庙会。你此前逛过庙会吗?”

秦慕文在黎锦的注视下,缓缓摇了摇头。

“我以前听哥哥们说过有庙会,家里除了哥哥们,只有嫡出的姐姐才能去参加庙会,放花灯。”

黎锦问:“那你一般中秋节都做什么?”

秦慕文说:“做月饼,有豆沙馅儿、蛋黄馅儿,还有……五仁馅儿。”

黎锦看他最后的表情,就知道他不喜欢五仁馅儿。

他说:“我也不喜欢吃五仁馅儿。”

秦慕文飞快十分赞同的点点头,他说:“阿锦,我你喜欢吃蛋黄还是豆沙馅儿,我明日做。”

如今家里东西齐全,他都能做出来。

黎锦看着他最近养出了一点肉的脸颊,伸手捏上去。

软软的,跟他的性格一样软,乖巧的让人心疼。

黎锦说:“月饼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现在我们说另一件事。”

他顿了顿,语气正经道,“秦慕文,明天跟我一起去镇子上逛庙会、放花灯,可否同意?”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的[注]是引用,来自百度。

【感谢小魔女大大深水加更6】

小伙伴们晚安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重生后我渣了死对头 茅山捉鬼人 最初的寻道者 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娇 捉鬼龙王之极品强少 护花高手在都市- 修罗天帝 美人图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席爷每天都想官宣
相关推荐:网游之不落的黄巾旗全球职业时代这个明星有点帅九星轮之修罗劫身边的人全穿越明日之后之霸道欧皇吕布的制霸忍界之旅游戏充值能返钱阴生子我老婆来自蜀山